天不遂人愿,終究是大概率事件。是吃飯時會咬到舌頭的痛,是喝涼水會塞著牙縫的麻,是買到的水果不夠鮮甜的酸,是深愛過的人卻不在身邊的苦。世間百味諸此之類,皆是實踐之后未能達到的預期值。
那些使我們?yōu)橹念^的一顫、一痛,一熱、一冷。是一不小心就不舒服的情緒所能帶來的直白體驗。
但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都會有故事。不同的故事里有不可分說著的前因,也伴隨著溯及既往的后果。摻雜在人群當中的名利、是非,都是后果的間接讓渡者。
在此之間,滿足條件的人會從中獲益,是精神上的勝利,是物質(zhì)內(nèi)的充盈。而背離預期的人亦會品嘗一種滋味,味覺中滿是得不到與失去的憤懣、嘆息。
只不過,從人類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從時間的角度看,得到與失去都是一定程度的反饋。而正向反饋最終推動了歷史向前發(fā)展的進程。
用腳丈量足下的土地,用火照亮漆黑的夜空,用此心感受周遭環(huán)境的變質(zhì)與不變。是先有了思想,有了意識,有了行為。而后懂得了敬畏,懂得了付出,懂得了感恩。
人類作為這個星球上最優(yōu)秀的文明,最終得以留存。那么,人所擁有的生活習性、精神狀態(tài)理所應當?shù)睦^承下來。文明所能勾勒出的表現(xiàn)形式是寫意的,多變的,復雜的,深刻的。其中所包含著精神文明,生態(tài)文明,工業(yè)文明,建筑文明,多種文明。
歷史每一次向前的印記都伴隨著文明的到來。那么,文明的締造者是誰?文明的推動者是誰?文明的變革者是誰?文明又被誰變革?誰又產(chǎn)生了新生的文明?問題是多樣的,但這個答案是統(tǒng)一且肯定的。
因為只有人、只有各種各樣的人,開拓出各式各樣的行業(yè)。得以推動著各種需求與創(chuàng)新,才是新興文明的永續(xù)動力。手工業(yè)人滿足了我們從穿什么到用什么的物質(zhì)需求。農(nóng)業(yè)人解決了我們?nèi)绾纬裕允裁?,吃的好不好的生存需求。科技人用智慧美學探索發(fā)展出更先進的生產(chǎn)方式和生活方式。
不同領域里的人運用各自的特殊性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更多的可能。
今天的社會是驅(qū)動著不斷高速發(fā)展的時期,是供需關系調(diào)和的社會組織形式的集成。大量人口繁衍的產(chǎn)生,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大量的娛樂訊息被投射出來。大量的供求關系被展現(xiàn)出來。那么,是誰豐富了我們的外在?
這無疑是大量的成熟的工業(yè)科學為基礎提供的豐富支撐。那么,又由誰來豐富我們的內(nèi)在?又該如何真正的去定義我們的精神維度?人生在世會和千萬人擦肩而過,如能在有所遇見的一瞬,不妨請坐下來一同感悟。去觸摸心靈深處的東西。
這個東西存放的位置。即是茶人的位置,是土地到茶室的位置,是夜空到茶臺的位置。是現(xiàn)在的你看到的我的位置。
茶人這個詞通常有兩種釋義解讀。一是指精通于茶道之人,是茶文化的傳播者。二是指采茶、制茶之人。是以茶為生活計的人。
喝茶本是最直接的解渴方式。至于如何將茶的文化內(nèi)質(zhì)展現(xiàn)出來,能夠在每個人心中結出茶花。是將茶之技藝往之求道的過程。是對茶人的嚴格要求,是茶人對茶的一種堅定信念。喝茶本是最樸素的生活方式。把時間消散于茶杯之中。
對于采茶、制茶者來說,茶代表著一種精神。茶是圣物,集天地萬物之靈氣,經(jīng)過采摘、加工,是從樹葉到茶葉的過程,是從植物到商品的過程。是茶人對茶的探究。是本本分分,規(guī)規(guī)矩矩,把茶做好。是誠心正意,精益求精般潛心雕琢。
誠然,天不遂人愿,我們無法從茶中直接得道。因為道者非常道,因為每個人對道的體悟不同。我們也無法從茶中遁去,因為每個人都要面對不同的生活,因為每個人都無法做到真正的出離。但是每一位惜茶之人,愛茶之人,喝茶之人都應是對茶人的另一種定義。人不改初心便是對茶人的第三種詮釋。
茶人是以己度人。是一場茶會,是一群人與茶的和合,是茶間的一次對談。
茶人是以茶渡心。是一次品茗,是器物與覺識的釋放,是山水的一次回蕩。
茶人是茶湯的本色,透出這世間的前世今生,茶人存在的意義是從紛繁襲擾的生活與工作中,洗滌身心,把安靜留下來,把歡喜留下來,把身邊的人留下來,把自己留下來。
喝茶的方式會變化,品飲的技法會變化,茶葉加工的方式會變化,山場會變化,茶的口感會變化,一切都在有無相生中自有定數(shù)。
唯有茶人,會將永遠作為茶的過往,茶的親歷,茶的堅守,從茶的本源中去維系那份不變,是以海納百川的姿態(tài),使一切的變化都高下相傾,音聲相和,順應自然。茶或許會變,可茶人不變。為茶人者,永遠會發(fā)出茶最本質(zhì)的心聲。
作者:洪巍丨弘益茶道撰稿人
?本期編輯 兮淺
?圖片來源:網(wǎng)絡